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8月21日至22日對蒙古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11年來首次訪蒙,也是睦鄰富鄰的“走親戚式”訪問。北京專家分析,此行礦能大項目、互聯互通、金融合作的重點推進,將使中蒙經貿進入“黃金期”。
  中蒙山水相連,有著4700多公里的邊界線,14個邊境口岸,互為陸地邊界線最長鄰國。多年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資國,2013年兩國貿易額升至60億美元,占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
  習近平此訪帶著睦鄰富鄰、共享發展紅利的任務。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18日在北京透露,此訪將簽署經貿、金融等一系列雙邊合作“大單”,中蒙將進一步明確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的經貿合作思路,並以互聯互通和礦能大項目合作為優先方向。
  “中國與蒙古國具有天然的地緣和互補優勢”,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分析,蒙古國盛產煤炭、銅、鐵、石油等礦產資源,中國擁有礦產勘探、開發、深加工的技術資金,以及廣大市場。
  礦業是蒙古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蒙古國礦業部國務秘書吉格吉德在習近平訪蒙前接受採訪介紹,過去三年,蒙古國出口總額的81%、吸引外資的73%來自礦業,中國在蒙總投資的51%是礦業投資,“目前,蒙古國在礦產品深加工方面還沒有足夠技術,希望蒙中在礦業領域進一步提高合作規模和水平。”
  此前有媒體援引蒙古國經濟發展部副部長ChuluunbatOchirbat透露,在習近平到訪期間,蒙古國可能與中國石化簽訂燃氣項目和供應協議。協議將包括建設兩座煤制氣工廠,預計2019年投產。觀察人士預計,習近平此訪在大型礦產開發項目,以及煤化工、煤制氣方面都可能取得突破。
  “目前是中蒙關係又一個黃金時期”,中國前駐蒙古國大使黃家騤認為,發展鐵路、公路、電力等互聯互通亦是中蒙經貿戰略契合點。中國駐蒙古國大使王小龍指出,目前,中蒙兩國在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還相對滯後,雙方應補齊短板,釋放“地利之便”。根據外交部透露的議程,習近平此訪還將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等議題。
  蒙古國連接亞歐,與中國腹背相依。多位專家指出,蒙古國作為內陸國,需要實現跨境運輸,便利出海通道;而中國向北經蒙古國通俄羅斯,中蒙俄油氣管線或許也可成為互聯互通的重要內涵。
  此外,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對中新社記者指出,中國的機電產品、農產品、建築材料、紡織品等在蒙古受到青睞,中蒙在草原生態保護、特色製造業、畜牧業、農業、高科技等領域都有廣闊合作空間。
  不過,何茂春亦提醒,中蒙商務往來中也存在小摩擦,如中國企業在蒙投資需註意當地工會、環境等規則,而蒙古國部分法律規則的模糊和多變,也使中國投資者無所適從,“雙方能從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溝通、互信,這些小瑕疵都是可以解決的。”
  同處東北亞,蒙古國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鎮,也是中國周邊外交格局的重要一環。習近平此次訪蒙,對更大範圍的周邊合作也將產生良性作用。“全球化過程中,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發展。中蒙只有加快合作,才能共同建立一個富強的東北亞”,何茂春說。(完)  (原標題:習近平訪蒙促中蒙經貿進入“黃金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d61qdszv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